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勇于尝试 善于创新——刘丹

2013年03月26日 17:29  点击:[]

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青春,这不能重复的经历,诉说着别样的精彩。

刘丹,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出生于普通农村家庭的她,从小就懂得知识就是力量,她坚信唯有发奋图强可以改变命运。小时候,父母为谋生计在城里做生意,每到年关非常忙碌。不论再大的风雪都要准时出摊,看着他们红肿的手脚,她心里暗暗起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自强不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于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全国重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虽然刚刚结束了枯燥的高中生活,但是入学以来她还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计划学习。清晨操场有她朗朗的读书声,晚上自习室有她演算时挥动的笔杆。大二期间就通过英语四六级,同时积极利用校园丰厚的资源系统学习了常用专业计算机软件,通过了计算机三级网络等级考试。大学期间获得二等优秀学业奖学金,2010年以优异成绩保送本校免试研究生。真正接触科研是做大四毕业设计《液相自组装法制备钛酸铋薄膜的研究》时,在此之前都是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没有真正自己动手设计和操作。依托材料学院完善的科研平台,有幸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完成其项目前期工作。搜集资料,阅读文献,总结发展现状,设计实验方案,繁杂的前期准备工作,漫长的实验周期使得在实验室常常能够看见她的身影。一次次实验失败的打击,一次次不同的试验方法,她没一点抱怨,因为她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验中她还不忘与同学交流心得,向指导老师虚心请教,绝不放过实验中任何一个小问题。在这半年里,她弄懂了薄膜的制备工艺和实验原理,将自组装技术和液相沉积技术相结合,利用OTS自组装膜对前驱液的诱导作用,在玻璃基片表面制备出于基片结合紧密、结构致密均一的钛酸铋晶态薄膜。这种坚持最终取得的可喜收获让她从实践中理解科研,让她深深地明白了研究工作中付出之后得到成果的惊喜是无语言表的。

2010年她正式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既兴奋又期望,她的理想在此刻更加坚定,那就是做一名永不言弃的科研工作者。在本学院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影响下,她努力的寻求机会提升自己,本科毕业实验使她充分认识到自己距离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大差距,这使得她更加关注科研领域的信息,积极学习补充专业知识,同时她还关注不同领域的学术信息,做到了专而不厌,泛而不滥。研一期间,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她不忘阅读相关文献和英语的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理解,于国内核心期刊上总结发表关于BaTiO3结构、固溶能和晶格常数变化对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BaTiO3过程中取代位置和变价的影响的综述性文章一篇。在导师悉心指导和自己不懈努力下,她在很短时间内步入了实验行列。实验过程中有毒的化学气体,化学反应的未知恐惧,通宵实验的身心疲惫都阻挡不了她对科研的热忱,不仅积极整理总结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充分利用Auto-CAD、origin和 ZSimpWin软件进行物理模型的建立,她的关于Cr2Ti3O9和Bi2O3共掺杂BaTiO3陶瓷出现相变扩散以及(Ba0.94Bi0.06)(Ti0.94Cr0.06)O3陶瓷样品的弛豫行为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外SCI 三区和SCI 二区期刊,研二期间获得陕西科技大学创新基金奖学金。她不仅在自己课题上努力下功夫,还广泛涉猎发光材料和光催化材料方面的知识,敢于尝试,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在短期内将自己的新奇想法转化为实践,带领本科生一起探索新材料制备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稀土掺杂的发光材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出新型光催化锰酸钇半导体材料,并申请多项国内发明专利。在自身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同时,导师不忘和国际学术的接轨,在同学的极力推荐和老师的引荐下,她赴韩国济州岛参加先进电子材料国际会议,在学术会议上,与国内外学者教授们自由交流讨论,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得到同行的鼓励及肯定,让她更加坚信自己未来的学术志向。在3年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她先后于国内外知名期刊杂志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这里,她奋斗过,努力过,放弃过,坚持过,快乐过,累过哭过,在彷徨的时候,感觉到的是时间的陪伴;没有失望,没有抱怨,只是心怀期望,心怀感恩,感恩那些一路走来无私的给过她帮助,在想放弃的时候激励她前进的人们,在这茫茫的学术之海中,她愿化成那一朵积极向上的浪花,永远奋进。

上一条:勇救落水者不留名——高宗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