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呼吁青年学子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光荣使命,2020年7月27日至8月1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访石窟艺术,助力文物修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赴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两地,开展了为期20余天的调研实践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团队的筹备工作,邀请材料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朱建锋带队并指导,吸纳4名专业老师、3名研究生和5名本科生共同组成本、硕、博梯队实践团。社会实践团先后前往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通过实地考察和试验田取样,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石窟目前所面临的病害、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现阶段应用于石窟的修复材料。实践团与龙门、云冈石窟研究院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双方均希望通过更多的合作交流,在文化遗产保护、石窟保护材料研发等方面找到新的突破点,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携手助力石窟这一中华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实践团开展的系列活动受到当地文物局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云冈石窟研究院卢继文院长表示:“在文物修复保护方面,其实一直缺人才缺技术,希望通过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联通起高校人才和技术,共同发展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事业。”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带着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疑问,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调研,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深入分析研究,纷纷感觉获益匪浅,“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石窟实地修复现场,听取到专家学者的解读分析,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将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挥青年力量,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实践团队队长刘倩如是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积极构建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依托学院专业特色和优势培育出“水资源净化”“防风固沙”等多个优质社会实践项目。此次组建的“探访石窟艺术,助力文物修复”社会实践团将通过深入调研,研发可逆性较强的无机材料助力文物修复和保护,鼓励和引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才干。后期,实践团成员将在实验室针对采集回来的试验田样品开展科学性研究,全面深度分析石窟病害成因,有针对性地研究修复材料,形成研究-实践-研究的闭环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紧扣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号召更多青年师生关注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使思政大课在社会实践中落地开花。